新闻中心

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祁云枝: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植物也更喜爱植物

来源:台球直播吧    发布时间:2024-02-10 08:40:33  点击:1482

  原标题:祁云枝:我希望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植物,也更喜爱植物

  祁云枝是既优雅又漂亮的女性,从兰州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工作,因为超人的写作才华,让她成为一名科普作家,从事科普写作和宣传工作。她说,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让现代人在忙碌工作之余,开始对植物感兴趣,发现植物的美感和灵性,由好奇到好感,到珍爱的情感升华,生发出对生态环境、对濒危物种的忧患意识。也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植物,也更喜爱植物。

  嘉宾简介:祁云枝,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科普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美文》《科学画报》《科普时报》《西安晚报》等报刊专栏作家。

  出版科学散文集《植物 不说话的邻居》《我的植物闺蜜》《低眉俯首阅草木》《草木祁谈》等14本,有作品被翻译成英语在海外出版,曾荣获2018陕西省科技奖二等奖、陕西省科学院科技奖一等奖;著作3次荣获国家科技部颁发的“全国优秀科普作品”,3本书3次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30多篇文章入选高考、中考语文阅读题。

  作品刊于《人民文学》《北京文学》《西部》《黄河文学》《黄河文学》《散文选刊·选刊版》《散文》海外版等,入选《中国2021生态文学年选》《中国文学年鉴2022》《2022年民生散文选》等多种选本。曾获中华宝石文学奖、丝路散文奖、首届国际生态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一等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等。

  祁云枝:我在视频里拍摄了一个小姑娘,她三四岁,圆脸、圆眼睛、圆嘴巴,连身体也圆乎乎的,她不时弯腰摘下蒲公英的绒球果序,举至眼前,嘟起圆圆的小嘴,“呼——”,一群种子各自撑开小伞,向天空的高远处蹁跹,小姑娘手脚挥舞着向前追了两步,又弯下了腰,像是一口气吹开了时光之门。多年前,在家乡的田埂地畔上,我也曾像她一样,挑选出色白团大的蒲公英绒球,高高举起,嘟着嘴唇,把种子吹向天空。蒲公英头戴光晕,慢悠悠地向云朵飞去,踏上了未知又可预知的旅程。那时候,天离地很近,头顶上,就晃动着棉花般的云朵。若是有人站在大树的枝杈间,伸出手,就能触摸到白云。

  好多次,我走进校园向学生讲述植物生存的智慧时,会请学生描述红枫种子的形状。显然,很少有学生去关注。现在的孩子大都把时间交给了作业与课外辅导,极少有时间和一株植物对话。他们在难得的外出机会里,遇到红枫时只关注了它的叶色、叶形,却略过了籽实。包括他们其实也很难理解红枫种子拥有一对神奇的、可以像螺旋桨般旋转的能制造涡旋气流的翅膀。

  对蒲公英而言,一撮土、几滴水,都是它安身立命的家园。石缝里开花的蒲公英,一只忙碌前行的虫蚁,都以自己的方式诉说生活的艰辛,或者从容。即便不被人类助力,蒲公英的种子一样可以从地面上起飞,一阵微风的“波尔卡”舞曲,就送它们上路。资料上说,晴朗的二级和风里,蒲公英种子能飞翔两公里左右。小姑娘不知道总有一天,她也会像蒲公英一样离开母亲,飞到对自己最合适生根发芽的土地上。

  季风:在您的笔下,植物像人一样知冷知热,有温度。说说最早启发您研究植物的经历是什么?

  祁云枝:我父亲从工作岗位上病退后,专心侍弄起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他用新麦种开启了新一轮的书写。他比往年更用心,羊粪蛋蛋、牛粪塔塔被宝贝一样从村子里的大路、小路和羊肠小道上捡起,盛入粪笼,倾倒在大门外的粪堆上。攒够两大粪笼后,父亲用扁担运送到孕育麦苗的地里,再一锨锨抛撒开来,就像是给麦苗们撒上味精。春节前,下了一场大雪,父亲铲雪成堆,家里的两个大粪笼又派上了用场。他用铁锨拍实,雪糕一样瓷实的雪花装进粪笼,一担担挑进地里,码放得整齐,俨然长出来一层小雪山。那年开春我家的麦苗比谁家的都绿,而且欢实。后来却像是吃了分化剂,居然分出了高矮胖瘦,再也不是齐齐整整的一片。父亲着急上火,专门去了一趟县城找到卖种人。那人一口咬定麦种没问题,说有很大的可能是你搅进了其他的麦种。麦种不对,其他的努力都是白费。

  作为事件的余波,父亲常兜里揣一把麦子,没事就掏出来端详,像是要看透它的灵魂。那阵子我注视着惶然的父亲,第一次感受到种子与一季收成间的紧密关系。从外观上根本看不出一粒麦种与另外一粒麦种的区别。多年后我考上兰州大学的生物系,毕业后在植物园工作,从此开启了与诸多种子的亲密关系。

  祁云枝:在西双版纳植物园的科普馆,我见过一枚巨型种子,它叫海椰子。长得脸盆大小,扁圆,像是两个连体变形的椰果,形似女性丰满浑圆的臀部,很貌似女性的私部。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它都让人脸红,并且浮想联翩。就在我惊愕于这样一个世界上最大最重种子的长相时,旁边的游客说,瞧它多像一只!说完还吐了下舌头,笑出声来。很快我看到了它酷似男性器官的雄花花序。多么奇妙,一种植物让自己的雄花序和种子拥有相似人类男女的生殖特征,究竟是什么用意?我还见到了世界上最小的种子斑叶兰。它是真的小如尘埃,在显微镜下才看清楚了那层薄薄的种皮和一个尚未分化的胚,千粒重仅0.0005克。对比芝麻的千粒重4克,就可想见它的大小。这种故意做小且做多的策略,很容易理解,轻可随风飘扬,总有种子能找到符合的地方生根发芽、传宗接代,它们打的是“数量牌”。

  在宁夏的沙漠我还采集过梭梭种子。梭梭是沙漠里最令我动情的植物。它一出生就必须面对严峻现实,若来不及扎根,一场狂风后,它的小身躯就被连根拔起,顷刻湮没于黄沙。故此小梭梭一经发现有生存的机会,不是先把枝节伸向蓝天,而是以最快的速度把根扎到地下。种子为了抓住沙漠中几滴水,竟练就了世界之最的萌发速度:两三个小时就能迅速生根发芽,快速长成一株小梭梭,而我们常见的发芽最快的蔬菜是白萝卜和小青菜,它们的种子两三天后出芽,草莓种子发芽需半个月甚至30天。这些细小的种子,似乎都充满了信念,能从容地抵挡周围环境的干旱、风蚀、沙埋、狂风、暴雨、酷暑和寒冬。

  回想起来,形形的种子就像是岁月篱笆上悬挂的木瓜,它们的香气幽幽的、细细的,一直缠绕进我的工作与生活里,既承载了我入世的担当,也有轻谧的疗愈和修复。更多的时候,我和同事们把或大或小的种子埋进土里或者种进水里,然后等待它们魔力般冒出我们的愿景。这情景与父亲种下麦种时的期待,与种子乔装打扮好后在枝叶间的期待,是一模一样的。

  祁云枝:我的名字里有个“枝”字,也让我常常觉得这辈子注定与草木有缘。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在童年里挖过野菜、挑过猪草等,那些生长在田间的草木,美丽又质朴,不知不觉间让我喜欢上了植物。1988年,我考上兰州大学后,在生物系植物生理专业就读。上大学期间,我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提高了文学素养。记得参加学校举办的校园散文大奖赛,还获得了一等奖,这给了我不少信心,这些经历也为我工作后的科普创作奠定了基础。1992年,我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开始主要负责科普宣传工作。植物园收集保育了3000余种植物。面对植物世界的博大神奇,我一个个观察,一点点了解,听老师讲解时速写植物,讲解结束后一遍遍回访,直至对上千种植物了然于心。我一边工作,一边记日记,那样积累我认为神奇的植物素材。印象中有一天,曾有一位男子说花了1000元买了一对人形何首乌,来植物园鉴定真假,我第一次看到如此奇特的何首乌——酷似卡通版真人,有头、躯干和四肢轮廓,叶子从头顶上长出来。如此鲜活的事例,让我把整个事件记录下来,写成了一篇科普文章。

  祁云枝:2002年,中国科协面向社会征集优秀科普图书,我人生写的第一部科普著作《趣味植物王国》入选。2005年,该书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2014年后,我就开始以文学的手法写了科学散文集《枝言草语》。

  至今,我在植物园工作的30年里,发生过许多与植物有关的故事,那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也是我科普创作的源泉,不知不觉间,我已经撰写了10多本关于植物的书。

  季风:您画的植物漫画形象,更拟人化地表现出它们的奇妙特点,是从何时开始这项工作的?

  祁云枝:我觉得漫画比照片更生动,能引起人的思索或共鸣,也能更好地诠释植物的生命之美。10多年前,我决定自学漫画。记得当年买回大量的漫画书,订阅了各种漫画报刊,每日里反复欣赏临摹,先解决形似问题,再融入自己的创意,直到现在能用漫画清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我的写作与漫画,希望能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之间,架起了一座心灵的桥梁。

  2010年,我出版了科普漫画书《漫画生态“疯情”》,该书荣获了第五届北京市优秀科普图书奖。也是植物的生命蕴藏着生长的无限可能和许多惊人的智慧,我在2017年出版的《漫画植物的智慧》书,将角峰眉兰、凤仙花、马兜铃、山姜花等近200种植物奇妙的生存智慧,作了形象、拟人的漫画表现,让更多读者一下爱上草木,了解草木奇特的生存习性,感悟自然的神奇。

  我会为每篇文章设计一幅插图,用漫画诠释科学也成为我的写作风格。有人评价我的绘画如同出自一位少女之手,画风清新灵动,充满童趣。其实在我眼里,植物本身就是这样清新灵性的状态。这些漫画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全国62家植物园、公园和学校进行了展出,几乎覆盖全国的漫画展览,也对物种保护和生态教育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祁云枝:作为中科院科学家演讲团西安分团的副团长,科普讲座也是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多次走进大中小学校和社区,宣讲植物生存的智慧和植物带给人类的哲学启迪。我写的《草木祁谈:科学家给孩子的植物手记》,也是将植物科普知识与中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用充满深情的语言和漫画,让孩子们亲近草木、了解草木、爱上草木。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文学也慢慢变得受到关注,我写的《红豆杉:灾祸与福祉》《与植物恋爱》《我是你的邻居》等生态散文,相继发表在省级文学期刊《广西文学》《黄河文学》《青海湖》上。其中《与植物恋爱》一文,将科学与文学相结合,以一位大学生的视角讲述了一位将植物视为恋人,一生钟情沙漠植物研究与培育的老科学家形象,这篇文章收录在《2021年中国生态文学年选》。

  回顾30年的科普之路,我不知道的不能解释的植物之谜还有很多,要一直地学习和积累。在学习过程中享受与收获。对于未来,我的写作不会仅仅停留在花草树木的科学性上,将对生态环境持续关注,并融入对社会与人性的思考,感悟植物带给人类的启迪,关注植物与人的关系。

  季风:作为中国科学院西安植物园研究员的身份,您让自己笔下的植物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也开辟了一条新的写作之路。鉴于您在科普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荣获“全国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普专家”等多项荣誉称号。您是否承认自己成为植物说话的“代言人”?

  祁云枝:我从小喜欢学语文,上初中、高中时,作文常常被当成范文在班上阅读。同时我也十分喜爱植物,所以当初报考了兰州大学生物系,学习植物生理。毕业后,我被分配到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工作,开始了和植物的“交往”,由于常常感慨植物世界的博大和神奇,遂产生了用文字记录的愿望。

  2002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次面向社会征集资助优秀科普图书,我完成了第一部科普著作《趣味植物王国》。2004年,未来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2005年入选国家新闻出版署向青少年推荐的100本优秀图书。2012年,我开始撰写陕西省科学院科普项目《植物让人如此动情》,本地一家报纸副刊在征集本地写手,我凭借书中一个章节,成为“植物哲学”栏目签约作家,也是从那年起,我正式用文学的方式诠释植物,出版的《枝言草语》一书,也是多年来和植物打交道的一些经历和感悟。

  在写作和查阅文献的过程中,我经常被植物的生存智慧所震撼,意识到我们人类的好多发明创造,都源于植物的启迪。比如鲁班造锯的灵感源于茅草,降落伞的发明受蒲公英的启发,尼龙搭扣的发明来自苍耳,螺旋桨的发明来自槭树种子等等。越了解植物,越发现人之渺小。和植物相处越久,也慢慢变得发现它们的完美。植物生存的哲学、智慧以及巧夺天工的美感,会让生活中困扰自己的烦恼烟消云散。植物用自身美妙的语言告诉我们,哪怕如小草一样卑微的生命,都拥有独立自主、不屈不挠、出人意料的聪明智慧。

  祁云枝:习强调,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学技术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当前国家很看重这项工作,社会的需求也很大,作为一名科普工作者,我从这段话里感受到莫大的鼓舞。

  我也一直在为此努力,希望自己做得更好。我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让现代人在忙碌工作之余,开始对植物感兴趣,发现植物的美感和灵性,由好奇到好感,到珍爱的情感升华,生发出对生态环境、对濒危物种的忧患意识。通过我不懈努力,能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植物,也更喜爱植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返回新闻列表
联系我们
地址 无锡市杨市镇环镇北路4号
电话 0510-83550363
邮箱 sales@hy-zipper.com
产品中心
拉链的结构
金属拉链系列
树脂拉链系列
尼龙拉链系列
浏览更多 >>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互动平台
台球直播吧
官方微信
©Copyright 2022 台球直播吧 All rights reserved